农贸市场看门道:留住客户,卖家应该怎么做?
我国是世界上农贸市场最多的国家之一。
百姓一日三餐,离不开农贸市场,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日益尽快,许多大城市的农贸市场,要么面临搬迁,要么面临着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为了留住客户,一些农贸市场在经营管理中做出改变,而他们的转变思路,也值得农业经营者参考。
人性化地服务老客户
现在经营农贸市场,再不是套用“按人口定数量、按半径画圈圈”的简答模式就可以得高分了,得认真地把农贸市场看做居民生活中生动的场所,人性化地考虑客户需要,有的放矢地解决现实问题,才能获得五星好评。
如今城市里对卫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不能在这方面掉链子。杭州的一家农贸市场,就下大力气清洁环境,还配备了空调以及新风系统。
卫生细节体现在每一处。
这里的肉类柜台下面,有一个隔层的透气性的装置,造价不高,但非常人性化。
包括蔬菜的导台,外立面往上提升大概有十公分左右,这样第一眼看上去比较整齐,也不会把菜叶或者水弄到地面上。
在客户服务方面,考虑到目前买菜的顾客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上年纪的人,眼花看不清小字,这市场的摊位还配备了可以大屏显示的电子秤。
店主用电子秤称完水果之后,通过蓝牙连接,电子秤上的重量和金额,会实时显示在摊位上方的大屏幕上,巨大的字看起来毫不费力,还可以直接对着大屏扫码付款,对中老年消费者来说,这一改进很是提高他们对农贸市场的好感。
拉进与年轻客户的距离
长远看,农贸市场要想在城市中留下来,需要体现自身的服务价值,服务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客源。
眼下,高速发展新型电商,对农贸市场这种传统零售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在都市青年人群中,很多年轻人更习惯在家拿起手机叫外卖,而不是出门去逛农贸市场。
对青年人群的争夺,就是对未来客源的争夺。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目前买菜的主要是五十岁至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但这家杭州的农贸市场还是进行了数字化支付改造。这是希望用更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方式,拉进与他们的距离,进而拉动年轻一代走入农贸市场,进行消费。
除了将支付方式升级为扫码支付,这家农贸市场还将二维码作为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入口。
在农贸市场完成后购物,都会拿到一种统一规格的追溯小票,上面会有商品的基本信息。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市场的信息、交易时间、农产品供货以及产地等详细信息。
这种提供追溯小票的方式,一方面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农贸市场的存在感。
随着零售市场各种业态迸发,农产品消费群体的分化,促使农贸市场也要转型升级。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研究符合区域市场的发展模式,归根到底都是要引来更多的消费者,留住现有的消费者,并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频率和额度。
传统的农贸市场愿意为此进行改造和创新,其他的农业经营者,也需要在这些领域多一些思考。
农贸市场研究中心认为,在短暂的时间内,农贸市场在城市里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在城镇、市郊等区域发挥主导作用。从长远看,农贸市场升级、转型是必然趋势,比如:智慧农贸市场、新型生鲜市集、社区邻里中心和农改超等等。过去七、八年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在新型农贸市场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这些有益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纵观国内农贸市场的历史演变,总结先进地区创新型市场的做法,农贸市场未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经营主体、复合化混业经营、专业化特色彰显、连锁化品牌扩张、综合化市场服务、电子化交易方式、地区化兼并重组等。
评论